文库网
首页 > 小知识

世界综合格斗 MMA 技术发展史(2)

2023-04-08 来源:文库网
巴西柔术之神 Rickson Gracie
对于那个时代来说,雷克森强得令人绝望,观众关心的只是他的对手会如何被干掉,而不是谁会胜利。2000年日本英雄船木诚胜在引退战中挑战雷克森,在无时间限制,无规则限制比赛中,时年42岁的雷克森12分49秒时以标志性裸绞制服对手,以无败战绩为自己的格斗生涯画上句号。
二、血腥与矛盾---多元化时代的来临
如果说早期的UFC是格雷西家族的天下,那么格雷西家族完成统治期,退出舞台的时候UFC比赛风格便是真正的百花齐放。比赛风格开始多元化,主要表现在很多街斗选手的加入,如著名的街斗大王“坦克”大卫.阿博特(David Abbott)。
这位街头打架王打斗起来以蛮力和凶猛的进攻为主,以蛮牛般横冲直撞加上霸道的拳头碾碎一个个挡在身前的选手。在比赛里你也很难一眼看出其中的技术派别,力量和体格是阿博特这类街斗选手最重要的武器,当然本能的打斗必然存在很多技术上的漏洞,加上当时比赛的规则还存在过度开放的问题,并没有进行竞赛性的制约,打裆和后脑等情况也时常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下比赛变的极为血腥和混乱,UFC成为名副其实的“史上最血腥、最野蛮的比赛”。

世界综合格斗 MMA 技术发展史


早期UFC比赛中选手装束流派分明
三、群雄并起--打斗风格的大融合阶段
随着规则的不断文明化,混乱期很快度过,各种技术在MMA规则下开始迅速融合。选手技术上则更有包容性,但也有着自己明显的格斗风格,基本可以区分为擅长站立格斗的打击系和偏爱地面战的缠斗系。
街斗大王们的蛮力很快被更为凶狠的技术派所超越,其中打击系的代表人物为维托(Vitor belfort)和皮德.瑞滋(Pedro Rizzo)。维托的拳法功底深厚,攻防技术都很细致,出招速度快线路合理,连击拳简直密不透风。街斗选手的拳虽然霸道但在正统的拳击技巧面前自然是破绽百出。

世界综合格斗 MMA 技术发展史


街斗大王 Vitor belfort
UFC12中体重赛制第一次正式引入,而维托凭借精准的拳法和灵活的移动一分钟内就将巨汉斯科特(Scott Ferrozzo)打倒,夺得UFC 第一个重量级冠军。在与阿博特的经典比赛中,维托的身材相比阿博特小了三圈,但凭借自己的灵活移动绕到坦克身后,从身后拳击阿博特头部,使其失去反击能力。作为一个的小个子打击系选手,他的成功证明了在MMA比赛中灵活的重拳是最有杀伤力的武器之一。
皮德.瑞滋是打击系的另一位杰出代表,师承巴西格斗大师马寇(Marco Ruas),属于Ruas Vale Tudo格斗体系的代表人物,他的打斗风格类似改良后的踢拳,在熟悉摔跤的基础上,注重以拳法和低扫来进行立体打击,通过重拳和强力的低扫摧毁对手,绝大多数的观众甚至认为颠峰时期的皮德有能力立足K-1擂台。
摔角手在技术融合与发展中的表现尤为突出。自由式摔跤世锦赛冠军马克.可尔(Mark Kerr)和世锦赛亚军马克.库尔曼( Mark Coleman)便是其中的代表。全盛时期马克.可尔的潜入和抱摔技术至今MMA界中仍无人能及,在他两米之内的对手几乎都会被强力的前冲潜抱技术扭倒,然后可尔凭借强壮的身体优势在地面进行打击和压制。而马克.库尔曼的地面捶击(GNP)在2000年的PRIDE GP赛事中大现神威,帮助其成为PRIDE初代GP冠军,GNP也发展成为MMA的主流技术之一。

世界综合格斗 MMA 技术发展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