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知识

巨爪地懒 杰斐逊地懒(2)

2023-04-08 来源:文库网
杰斐逊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学者型”总统,但他当初看到巨爪地懒的化石时,并不清楚这是什么动物。
1796年,杰斐逊首次参加总统竞选,却惜败于对手当了副总统。第二年,有人在西弗吉尼亚州的山洞里发现了一些化石,寄到了杰斐逊的办公桌上。他很快注意到了其中几个超过15厘米的巨爪,遂将其命名为“Megalonyx”(意为“巨大的爪子”),还以此发表了美国第一篇古生物学论文。然而这篇论文却认为,这动物是一种史前狮子!
实际上,杰斐逊急着发表也是出于爱国——18世纪末,以法国生物学巨匠布封(Buffon)为代表的一批欧洲精英,普遍认为美洲新大陆是“劣等土地”,就连动物都比欧洲的小。生于斯长于斯的杰斐逊当然不服,不光请人猎了一头巨型驼鹿,制成标本运到巴黎给布封看,还希望拿化石证明美洲的史前动物“更给力”。当时古生物学刚刚起步,没多少经验可借鉴,业余学者杰斐逊出错也是难免了。后来另一位美国学者参考了居维叶的研究,终于确认这种“巨爪狮子”实为一种地懒。
眷恋山洞之家
大多数地懒类由于脚爪太大,导致严重“脚内翻”,只能以脚侧接触地面,走路步履蹒跚,就连几吨重的大地懒也是如此。但巨爪地懒却不同,巨爪地懒的近亲、生活在冰期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沙斯塔地懒(Nothrotheriopsshastensis),一代代居住在山洞里,累积了好几米厚的粪堆。它们后足的整个脚掌和三个脚爪都能同时着地。这就可以更好地支撑体重、增强行走能力,使它们能走较远的路寻找食物。

巨爪地懒 杰斐逊地懒


与大地懒一样,巨爪地懒也能用强壮的后足支撑身体,并以直立姿态取食高处的树木枝叶。它们的前爪不光是重要的取食工具,还能用来自卫。
地懒存活至今的近亲树懒有个特点就是身体新陈代谢太慢,不能像别的哺乳动物那样维持体温,周围冷一点热一点它都会很难受。对热带雨林里的树懒来说温度不是大问题,但要在昼夜温差、四季温差明显的温带甚至寒带生活,“不要温度”可能就没命了。即便有厚厚的毛皮护身,地懒还是备受困扰。包括巨爪地懒在内的许多种地懒总是在山洞里留下化石和大量粪便,这说明它们比较依赖温暖的洞穴。

巨爪地懒 杰斐逊地懒


今天中南美雨林里的二趾树懒,是巨爪地懒的近亲,而且其祖先也曾经是在地面生活的。
地懒与树懒
现存的6种树懒分为二趾树懒、三趾树懒两类,其中三趾树懒早在距今3000多万年前就走上了独立演化道路,是家族中的“非主流”。今天动物园里能见到的是二趾树懒,它们和体重是其上百倍的巨爪地懒同属一个巨爪地懒科。研究表明,今天的二趾树懒的祖先原本是生活在地面的小型地懒,后来才上了树。
在巴拿马地峡隆起之前,巨爪地懒已在南美洲生活了数百万年。而在新的环境面前,它们却未显“老态”,而是和近亲们一起向北方大举挺进。由于更新世的气候变幻莫测,海平面也升升降降,一些地懒就这样被隔离在了加勒比群岛上。不同岛屿的生态资源有所差异,这也造就了体型迥然不同的多种地懒,其中大者与黑熊相似,小的比猫大不了多少。
灭绝为何?
适应力如此之强的巨爪地懒,在距今1万年前冰河时代结束时还是从地球上消失了。除了气候变化造成的栖息地丧失,人类猎杀也被视为它们灭绝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美国俄亥俄州的几块巨爪地懒化石上,研究者发现了人类石器留下的刮痕;内华达州的一个山洞里,发掘出了与巨爪地懒在一起的矛尖;加勒比群岛上的那些地懒,灭绝时间则跨越了数千年。史前地懒的灭绝很难用气候原因解释,尤其是岛屿地懒的灭绝时间往往与人类到达的时间接近,暗示不言自明。今天,地懒家族只剩下倒挂在树上的树懒亲戚,它们淡定地面对这个人类统治的世界。

巨爪地懒 杰斐逊地懒


美国博物馆里的巨爪地懒复原像。它们的巨爪厚皮能对付凶禽猛兽,却抵挡不了人类猎人从远处投射的标枪。
原文冰河世纪:史前动物全揭秘2
侵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