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知识

盘古传说的来源

2023-04-08 来源:文库网

盘古传说的来源

本文核心词:神话,起源,盘古,唯心主义

盘古传说的来源


盘古开天
这个图大家应该都看到过,这是某小学课本上的盘古开天地图。
对于盘古这么一位华夏传说中的创始神,我想大家也很清楚,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也已经听
过很多遍,但你们觉得盘古真的存在么?
肯定会有人说:“诶,怎么可能存在呢?”
嗯,我很赞同他的观点。
不过有句话说得好:幻想来源于现实。盘古这位神也许并不存在,但也许......盘古这个人是存在的?
这种把人神化的故事有很多,比如老子在后世成为太上老君、吕洞宾被尊为剑祖剑仙等等,那么多一个盘古也完全有可能。但我们现在只论证其传说的来源。
遵循一切论证皆出于史书这一主旨,我们先看看盘古这个人物的来源。
“盘古”这个词最初出自三国时期徐整的《三五历纪》中,原文为: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①神於天。圣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②後乃有三皇。 天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
看出什么了么?
这一段说了盘古的出生和死亡,他在混沌中出生,与天地同高。他比任何神仙地位都要高,因为在我们宗法制(宗法制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下祖宗的地位是最高的,辈分越高地位越高。那么作为最老的一位祖先,他便是最高的神①。
我刚才说过,《三五历纪》是三国时期的著作。但事实上在三国以前就有关于盘古的传说,例如东汉献帝兴平元年(194)益州学堂周公礼殿壁画中就发现了盘古神像。

盘古传说的来源


再以前应也有其传说,但年代久远,同时当时主流开辟天地的神还是东皇太一、伏羲和昊天上帝(就如基督教也分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一般,每个人的信仰是不一样的),所以当时没有出现著作的原因有三个:(1)盘古是创世神这一说法属于小众。(2)当时写书困难,穷人没有文化不会写书,富人能写书的不认可盘古一说。(3)有著作,但深埋地下或者早已被销毁。
让我们看看《山海经》是怎么说的。
《大荒北经》云: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烛龙。
《海外北经》云: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山海经》中烛龙的信息似乎与盘古有些关联,但仅此之外,别无所有。而从实际上来说《山海经》著自先秦时期,具体来源不明。烛龙的形象与盘古大相径庭,两者似乎八竿子打不到一撇上?
但在找不到更多资料的情况下我们并不能斩钉截铁地说它们没有关系,毕竟从年代上来说盘古传说的早些时期也属于先秦。
然而我们也无法得到更多了。
到这里似乎线索就断了?
线索确实断了,但我们可以从另一方面探讨。
想想看,盘古这个词最初的来源是哪里?
不知道。
那这就是我们该研究的方向了。
从中国上古以及先秦时期留下的史料看,在老子哲学之前,“天”或“帝”是最高信仰之神,无论在甲骨金文还是在传世文献中都是如此。
也就是说,在老子哲学以前,古人主张“天地最大,万物生于天地”。这与我们现在的主流观点不谋而合。
但在老子提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后,才有了创世神的说法。而并没有任何史料说明盘古传说在老子哲学以前出现过。那么我们假定盘古传说出现在老子哲学以后。
《庄子·大宗师》有“夫道有情有信……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以及《淮南子·天文训》谓“道始于虚霩,虚霩生宇宙,宇宙生气……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由此看来,盘古传说的来源应从此出。
PS1:以上文字都是瞎扯,只是一个论题。可自由讨论,但请不要儒雅随和,谢谢。
PS2:本文是作者非常早期的劣作,希望可以得到相关建议和意见。
这里我放出我国朝代更迭的顺序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