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战场简史
2023-04-08 来源:文库网
北非战场简史
本文核心词:二战北非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1940年6月10日至1943年5月16日在北非发生了北非战役。它包括发生在利比亚和埃及的沙漠(西部沙漠战役,也被叫做沙漠战争)以及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火炬行动)和突尼斯(突尼斯战役)的战役。
战役在同盟国和轴心国之间展开。同盟国的战力主要来自英联邦和来自德国控制下的欧洲的流亡分子。美国于1941年加入战争并于1942年5月11日在北非开始直接军事援助。
北非的战斗开始于1940年6月10日的意大利宣战。6月14日英国陆军第11轻骑兵团(由第1皇家坦克团协助)穿过边界进入利比亚并夺取了意大利的卡普措堡垒,随后意大利发动一波攻势进入了埃及并在1940年9月占领了西迪拜拉尼,随后在1940年12月英联邦展开了罗盘行动进行反击。在罗盘行动中,意大利第10军团被摧毁,为了防止轴心国全面失利,由埃尔温·隆美尔指挥的德国非洲军通过向日葵行动被派遣至北非,以增援意大利军队。
随后爆发了一系列为控制利比亚和埃及部分地区的拉锯战,至第二次阿拉曼战役达到顶点,当时由伯纳德·蒙哥马利中将指挥的英联邦军队给予了轴心国军队以决定性的打击,并将他们赶回突尼斯。在随后的1942年盟军的火炬行动登陆西北非洲,爆发了与维琪法国军队的战斗(随后法军改变了立场),最终盟军将轴心国军队包围在突尼斯北部并迫使他们投降。
轴心国经过在东部战线对抗苏联,减轻了英国及后来的美国军队在北非的压力。英国通过对密码信息的破解进行情报收集被证明是盟军在北非成功的关键因素。
1941年11月27日十字军行动中有一辆英国十字军坦克正在一辆燃烧中的德军4号坦克旁边驶过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王国站在纳粹德国一边向法国和英国宣战。以埃及为基地的英军被命令承担防御行动,但尽可能的不进行挑衅。然而6月11日他们开始了一系列对意大利在利比亚的阵地的袭击。随着6月25日法国战败,在的黎波里塔尼亚本来被用来和突尼斯的法军对峙的意军,被调动至昔兰尼加以增援意大利第10军团。加上由阿奇博尔德·韦维尔将军领导的英军装备不断损失,他命令停止袭击并在埃及边境派一小支军队进行防御
意大利独裁者贝尼托·墨索里尼命令第10军团于8月8日入侵埃及。两天后入侵没有开始,墨索里尼指令格拉齐亚尼元帅,德国的海狮计划马上就要开始,后者于是开始攻击。9月8日受到运输缺乏、军官训练水平低和支援武器不足所带来的力量虚弱影响下的意大利军队被命令开始入侵埃及,这场战役计划是当有限的装甲军队在沙漠的侧翼行动时沿着海岸公路前进。相对于意军的进攻,韦维尔命令他的防卫部队袭扰前进中的意大利军队,随后退往从迈尔萨-马特鲁,那里驻有英军地面主力部队。第7装甲师被安置在沙漠的侧面,使其可以突击意军侧翼。
至9月16日意大利军队前进至迈尔萨-马特鲁以西大约80英里(130公里)的Maktila,并因为供给问题停留于该地。尽管墨索里尼催促继续前进,鲁道夫·格拉齐亚尼仍命令他的军队在西迪巴拉尼周围挖掘战壕,并加强已建好的前线营地;其他的军队也被安置在主力部队后方。针对分散的意大利营地,英国人计划了一个为期5天的有限攻势:罗盘行动,一个接一个的攻击这些防御营地。总共36,000人的英联邦军队于12月9日攻击了意大利军队10个强大的师的前方单位。随着刚开始的成功,参加罗盘行动的军队追击退却的意军。一月设防城镇巴迪亚和托布鲁克被占领,逃跑的意大利军队在比达夫门被穿越了西部沙漠的第七装甲师截住。在比达夫门战役中,残余的意大利军队投降,在10个星期之内,盟军推进到了阿格海拉并摧毁了意大利第10军团,在战斗中俘获了130,000名俘虏。
1941年11月26日,英军的十字军坦克在西部沙漠开往前线
意大利派出摩托化和装甲部队前往增援非洲来做出回应,从1941年2月一直持续到1941年5月初;由埃尔温·隆美尔指挥的德国非洲军通过向日葵行动抵达的黎波里以增援他们的意大利盟友,被命令阻止盟军把意大利人赶出该地区的企图。推进中的盟军部队(现在被命名为第13军)采取了防御姿态,并在将来的几个月中得到增强,在把盟军大部分军队部署到希腊的同时,第7装甲师被部署在尼罗河三角洲。那里部署的大多是经验不足、正在整补和实力不足的军队。
尽管隆美尔仅仅被命令维持战线,但是1941年3月从阿格海拉发动的一次装甲侦察很快变成了一场全面攻势。3、4月间,盟军被迫后退并且指挥人员被俘。澳大利亚第9步兵师退往港口要塞托布鲁克,其余的英联邦军队再向东撤退100英里(160公里)到达利比亚和埃及边境。在托布鲁克被德意军队主力包围的同时,一场小型战役继续向东推进。趁势攻占了卡普措堡垒和巴迪亚,然后进入埃及,在4月底占领了塞卢姆和战略上重要的哈法雅隘口。隆美尔防守这些阵地,增强战斗集群并命令其处于防御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