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知识

漫威之父斯坦李的简史(9)

2023-04-08 来源:文库网
一年多以后,斯坦·李终于有空,随手翻了翻最新的《钢铁侠》,突然发现头盔上多了个三角形的鼻子,他困惑地问:
“这是什么玩意儿,它怎么会在这儿?”(What’s this — why is this here?)
“你不喜欢它吗?”
“嗯,看起来怪怪的,不是吗?”(Well, it looks kind of strange, doesn’t it?)
说完,他放下漫画,就开始忙别的事情了。
1977 年,乔治·卢卡斯的电影《星球大战》即将上映,漫威为电影制作了 6期的漫画版,每一期销量都超过 100 万册,堪称 1940 年代之后最辉煌的战绩。同一时期,斯坦·李还参与了外部公司真人版漫威电影的制作过程,他主要担任顾问编辑一类的职务,阅读剧本并发表意见。
伴随着漫画市场的下行,漫威在 IP 授权方面进一步放开,想要弥补收入。事实上,漫威和 DC 公司通过授权获得的收入,都已经超过了漫画收入。
斯坦·李说:“过去,画师唯一的工作就是画漫画;可现在,大家都得在包装盒上面画画。”
面对这样的窘境,斯坦·李的目光,越来越不局限于漫画,他把金光闪闪的希望,寄托在了加州的黄金海岸,寄托在了好莱坞身上。
08、80年代:求求你,好莱坞!
1981 年,DC 推行重大改革:如果一部作品的销量突破 10 万册大关,那么画师和编剧可以分得 4% 的漫画利润。
漫威为了防止人才流失,匆忙跟进,只不过漫威对“版税”(royalty)一词避而不谈,总是用“激励奖”(incentives)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斯坦·李搬到了洛杉矶工作,为了方便去好莱坞。但他想得太简单了,他以为好莱坞的人会像漫威的画师一样,替他把这个那个都做周全。
他在好莱坞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编剧水平,他又没有时间去撰写完整的剧本,也没有找到跟他在创作上一拍即合的人。他的好莱坞之路走得并不顺利。
漫威开始在其他畅销杂志上,整页整页地推广自家的英雄角色,希望能有电影公司“赏光”。

漫威之父斯坦李的简史


“ 100 多位激动人心的漫威角色正等着在你的下一部影视作品中大放异彩!”
1986 年 11 月,卡当斯实业公司以 4600 万美元的价格,把漫威卖给了新世界电影公司(New World Pictures)——他们想把漫威的角色搬上银幕,他们的老大还相信,收购漫威能让这家公司转型成“小型的迪士尼”。
当时的漫威,还在跟佳能影业(Cannon Films)合作《蜘蛛侠》和《美国队长》的影视项目。
斯坦·李高兴坏了,他兴奋地告诉大家:“新世界电影公司那些年轻的高管们,跟大家一样热爱漫威漫画!他们要拿着咱们的角色做爆款啦!”
可是没多久他就意识到,他高兴早了。
收购敲定之后,新世界的总裁叫来了市场部的副总裁,骄傲地说:“我们刚把超人给买下来了。”(We just bought Superman.)
副总愣住了:“啥,没听说华纳兄弟要卖掉 DC 啊?”
“哦不不不,我们是把漫威给买下来啦!”
副总舒了一口气:“嗯,这么说我们买下了蜘蛛侠。”
总裁一听,立马冲出了办公室:“我的天哪,赶紧给我阻止佳能!他们在做蜘蛛侠的电影!”(Holy sh*t! We gotta stop this. Cannon has the Spider-Man movie!)
漫威的编剧跟新世界的人多次接触以后,留下了这样的评价:“他们根本不懂漫画,而且毫无品位。”(They were so out of touch, and so lacking in taste.)
1987 年,杰克·科比 70 岁生日的时候,接受了纽约广播电台的采访。
主持人问:杰克啊,外界盛传你跟斯坦·李开讨论会的时候,经常能让办公室活跃起来,是真的吗?
科比:真实情况往往都是我摔门离开,然后收拾东西回家。主持人不尴不尬地接了几句,然后开始场外连线电话嘉宾:斯坦·李。
斯坦·李:我想祝杰克生日快乐!
杰克·科比:谢谢你来电,我祝你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两个人又聊了 10 分钟,直到斯坦·李提了一句:这些剧本里的对话,每一个字都是我写的。
杰克·科比:真正在格子上写字的人是我。
斯坦·李:这些字最后又没印出来。杰克啊,你老是自己骗自己,老实回答我的问题嘛。
杰克·科比:是你们不让我写。(I wasn’t allowed to write.)
斯坦·李:故事完成之后你有读过吗?我觉得你根本没读过一篇我写的故事,你一直在忙活下一期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