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之父斯坦李的简史(5)
2023-04-08 来源:文库网
家长把孩子们的漫画书点燃,看着浓烟涌向天空。焚烧漫画的熊熊烈火席卷了整个美国。
1953年,美国参议院发起调查行动,成立青少年犯罪小组委员会,还在电视上转播了听证会的过程,收视率飙升,证人、专家魏特汉痛斥漫画对青少年的毒害。
“在 5 个故事里一共杀死了 13 个人。”1954 年,美国漫画杂志协会(CMAA)出台了漫画出版规范,每一种漫画书必须交由审查委员会过审,才能在封面上印上“批准”的字样,开始售卖。
漫画中不准出现僵尸、吸血鬼、食尸鬼和狼人。规定中要求:“善良必须战胜邪恶。”
漫画业彻底败了,他们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大萧条”。漫威的销量从 1953 年的每月 1500 万册,暴跌到 1955 年的每月 460 万册。
古德曼命令斯坦·李着手裁员,到最后,除了斯坦·李以外,绝大多数人都被扫地出门。到了第二年,才陆续恢复了对一些自由画师的外聘。
而就在 50 年代前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斯坦·李的个人生活倒是过得有滋有味。
战后,他一直过着花花公子的生活,在外面,他开着别克敞篷车到处花天酒地;在漫威,他一个人坐拥 3 个美女小秘书,负责轮流把他的口述故事落实到打字机上,变成文字。
“我无数次坠入爱河,每到一座城市,我就会遇见让我怦然心动的女孩子。”1947 年,斯坦·李的一个亲戚打算让他收收心,替他安排了一次相亲,对象是一个模特。
斯坦·李按吩咐去了模特经纪公司见面,结果一推开门,他的生活从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开门的姑娘叫琼(Joan Clayton Boocock),斯坦·李看到她第一眼,竟然脱口而出说“我爱你”,因为琼就是他从小幻想的梦中情人;
而更奇葩的是,姑娘没有让他给吓懵、吓跑,反而因为他突如其来的狂喜而忍俊不禁,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婚后,二人搬到了纽约的长岛。
为了产出更多的漫画,斯坦·李开始每周在家工作一两天,节省通勤时间,争分夺秒做漫画。可就在这段时期,他也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和自我怀疑。
去公司、写东西、回家、过周末,周而复始。
他没有财务自由,他必须马不停蹄地工作,才能维持这样的生活水准。更重要的是,他没有职业成就感,社会上没有人尊重一个“画漫画的”,尤其是恐怖漫画出事以后。
听证会后的一个周末,斯坦·李向一个步枪商人介绍自己是一个漫画编辑。结果这个商人朝斯坦·李的脸上吐了一口唾沫:
“你就是在犯罪!就该把你关进大牢里!”(That is absolutely criminal. You should go to jail for the crime you’re committing.)
1956 年,行业的持续萎缩迫使古德曼做出取舍,他关闭了自家的发行公司,万般无奈之下,转投 DC 旗下的发行公司——独立新闻公司(Independent News),但 DC 要求:十年之内,漫威每个月发行的漫画不能超过 8 本。
古德曼别无他法,只能答应,于是,漫威开始了新一轮的大裁员,逼得很多画师要么转投 DC 门下,要么改行去做广告、做贺卡,甚至——去杂货店里当收银员,再也不做漫画师了。
1958 年,随着行业的缓慢回暖,斯坦·李打电话给他以前的上级——杰克·科比。科比并没有跟斯坦·李冰释前嫌,但他确实缺钱,为了养家糊口,他可以不顾一切。
他们二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携手开启了漫威崭新的时代——一个影响了此后半个世纪,直至今日的“漫威大时代”。
06、60年代:漫威开启,996 模式
1961 年的一天,斯坦·李回到家,气呼呼地跟媳妇说:我决定了,我要退出漫画界!
妻子劝慰他说:坚持你的想法就好了嘛,把你自己想画的画进去,他们还敢怎样,还能炒了你不成?
压死斯坦·李的“最后一根稻草”,来自竞争对手 DC 公司的《正义联盟》——他们把超人、蝙蝠侠、神奇女侠、绿灯侠成功地“捏”在了一起,叫好又叫座。
老板古德曼一听说这个消息,风风火火地冲回办公室,命令斯坦·李:快,剽窃这个创意,搞一支我们自己的英雄战队。
斯坦·李已经受够了。抄袭、裁员、审查、赚钱……没有人关心创作!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他决定了,听媳妇的,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按他自己的想法来。
有人猜:复仇者联盟该登场了吧。不,还没到那一步呢。
斯坦·李这时憋出来的大招,是“神奇四侠”(The Fantastic Four)。但这跟古德曼要的山寨版《正义联盟》差得有点远:这四个主人公连身制服都没有,而且像一家四口一样,成天地吵架斗嘴,跟蝙蝠侠超人高大全的气质完全不同。
1953年,美国参议院发起调查行动,成立青少年犯罪小组委员会,还在电视上转播了听证会的过程,收视率飙升,证人、专家魏特汉痛斥漫画对青少年的毒害。
“在 5 个故事里一共杀死了 13 个人。”1954 年,美国漫画杂志协会(CMAA)出台了漫画出版规范,每一种漫画书必须交由审查委员会过审,才能在封面上印上“批准”的字样,开始售卖。
漫画中不准出现僵尸、吸血鬼、食尸鬼和狼人。规定中要求:“善良必须战胜邪恶。”
漫画业彻底败了,他们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大萧条”。漫威的销量从 1953 年的每月 1500 万册,暴跌到 1955 年的每月 460 万册。
古德曼命令斯坦·李着手裁员,到最后,除了斯坦·李以外,绝大多数人都被扫地出门。到了第二年,才陆续恢复了对一些自由画师的外聘。
而就在 50 年代前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斯坦·李的个人生活倒是过得有滋有味。
战后,他一直过着花花公子的生活,在外面,他开着别克敞篷车到处花天酒地;在漫威,他一个人坐拥 3 个美女小秘书,负责轮流把他的口述故事落实到打字机上,变成文字。
“我无数次坠入爱河,每到一座城市,我就会遇见让我怦然心动的女孩子。”1947 年,斯坦·李的一个亲戚打算让他收收心,替他安排了一次相亲,对象是一个模特。
斯坦·李按吩咐去了模特经纪公司见面,结果一推开门,他的生活从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开门的姑娘叫琼(Joan Clayton Boocock),斯坦·李看到她第一眼,竟然脱口而出说“我爱你”,因为琼就是他从小幻想的梦中情人;
而更奇葩的是,姑娘没有让他给吓懵、吓跑,反而因为他突如其来的狂喜而忍俊不禁,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婚后,二人搬到了纽约的长岛。
为了产出更多的漫画,斯坦·李开始每周在家工作一两天,节省通勤时间,争分夺秒做漫画。可就在这段时期,他也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和自我怀疑。
去公司、写东西、回家、过周末,周而复始。
他没有财务自由,他必须马不停蹄地工作,才能维持这样的生活水准。更重要的是,他没有职业成就感,社会上没有人尊重一个“画漫画的”,尤其是恐怖漫画出事以后。
听证会后的一个周末,斯坦·李向一个步枪商人介绍自己是一个漫画编辑。结果这个商人朝斯坦·李的脸上吐了一口唾沫:
“你就是在犯罪!就该把你关进大牢里!”(That is absolutely criminal. You should go to jail for the crime you’re committing.)
1956 年,行业的持续萎缩迫使古德曼做出取舍,他关闭了自家的发行公司,万般无奈之下,转投 DC 旗下的发行公司——独立新闻公司(Independent News),但 DC 要求:十年之内,漫威每个月发行的漫画不能超过 8 本。
古德曼别无他法,只能答应,于是,漫威开始了新一轮的大裁员,逼得很多画师要么转投 DC 门下,要么改行去做广告、做贺卡,甚至——去杂货店里当收银员,再也不做漫画师了。
1958 年,随着行业的缓慢回暖,斯坦·李打电话给他以前的上级——杰克·科比。科比并没有跟斯坦·李冰释前嫌,但他确实缺钱,为了养家糊口,他可以不顾一切。
他们二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携手开启了漫威崭新的时代——一个影响了此后半个世纪,直至今日的“漫威大时代”。
06、60年代:漫威开启,996 模式
1961 年的一天,斯坦·李回到家,气呼呼地跟媳妇说:我决定了,我要退出漫画界!
妻子劝慰他说:坚持你的想法就好了嘛,把你自己想画的画进去,他们还敢怎样,还能炒了你不成?
压死斯坦·李的“最后一根稻草”,来自竞争对手 DC 公司的《正义联盟》——他们把超人、蝙蝠侠、神奇女侠、绿灯侠成功地“捏”在了一起,叫好又叫座。
老板古德曼一听说这个消息,风风火火地冲回办公室,命令斯坦·李:快,剽窃这个创意,搞一支我们自己的英雄战队。
斯坦·李已经受够了。抄袭、裁员、审查、赚钱……没有人关心创作!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他决定了,听媳妇的,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按他自己的想法来。
有人猜:复仇者联盟该登场了吧。不,还没到那一步呢。
斯坦·李这时憋出来的大招,是“神奇四侠”(The Fantastic Four)。但这跟古德曼要的山寨版《正义联盟》差得有点远:这四个主人公连身制服都没有,而且像一家四口一样,成天地吵架斗嘴,跟蝙蝠侠超人高大全的气质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