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崖纵队
2023-04-08 来源:文库网
琼崖纵队
本文核心词:纵队历史
起源
琼崖纵队的前身是1927年在琼崖特委领导下的琼崖讨逆革命军。1927 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 中共琼崖特别委员会和琼崖军事委员会于先后在文昌、琼山等县组建琼崖讨逆革命军。9月至10月,琼崖特委领导举行武装起义。11月,琼崖讨逆革命军改编为琼崖工农革命军。1928年2月,琼崖工农革命军改称琼崖工农红军。当年底,琼崖工农红军在国民党军的“围剿”下受到严重挫折,余部转移到定安县母瑞山。
共5张
琼崖纵队以及海南革命主要领导人
1929年冬,成立琼崖工农红军独立团,次年扩编为琼崖工农红军独立师。9月,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1独立师(后称第2独立师)。1932年7月,第2独立师在国民党军的“围剿”下遭受严重损失,余部在特委书记冯白驹等领导下坚持斗争,后组建琼崖工农红军游击队。[1]
抗战时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琼崖特委根据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与国民党当局经过一年多的谈判,达成了团结抗日的协议,并于1938年12月5日在琼山县云龙圩将琼崖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以下简称独立队),冯白驹任队长。改编时约300人,编为3个中队。
1939年2月10日,日军以台湾混成旅团一部,在海军的支援下。在海南岛北部的天尾港登陆,迅即占领海口、琼山、定安、文昌等地。14日,日军又以第五舰队一部,在海南岛南部的三亚港登陆,迅即占领三亚、榆林等地。尔后,日军南北对进,海南全岛遂告沦陷。国民党守军保安第十五团等部退入五指山区。
日军登陆时,刚改编的独立队在国民党军撤退的情况下,毅然开赴南渡江的重要渡口潭口,冒着敌机的猛烈轰炸,构筑工事,阻击日军渡江。独立队的这一行动,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良好的政治影响。此后,独立队以第一中队在琼山县的云龙、道崇、三江、丰演,以第二、第三中队在琼山县的咸来、树德和文昌县的大昌等地,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发动群众,扩大武装。不久,与国民党当局联合成立了琼崖战时党政处,颁布了《动员委员会组织条例》,在部分县、乡成立了保卫琼崖动员委员会。由于这一时期琼崖地区的国共合作较好,琼崖抗战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各地的农民抗日协会、青年抗日协会、妇女抗日协会等抗日组织纷纷成立;许多失散的国民党军政人员要求独立队收编,共同抗日;不少国民党军队和行政机关要求独立队派员协助加强政治工作,整顿组织;而独立队本身也迅速发展到1000余人。
为了适应部队迅速发展的形势,1939年3月,中共琼崖特委将独立队改称独立总队,由冯白驹任总队长,下编3个大队。
琼崖纵队红色娘子军
独立总队成立后,中共琼崖特委和总队部即以第一、第二大队于琼山、文昌地区,以第三大队于澄迈、临高、儋县、昌江、感恩地区,开展游击战争。1939年3月中旬,第一大队在琼(山)文(昌)公路干线上的罗牛桥伏击日军的运输车辆,击毁汽车1辆,歼日军大佐指挥官以下20余人。5月,第二大队在海口市郊长村桥附近伏击修路的日军,缴枪7支。6月,第一大队化装潜入文昌县城,袭击日军北门哨所,歼日军数人。日军遭独立总队连续打击后,出动1000余人对琼(山)文(昌)地区进行“扫荡”。为牵制敌人,独立总队以第二大队一部西渡南渡江,迸至琼山县龙塘、十字路、龙桥、府城和海口郊区活动,威胁敌心脏地区,并将游击战争发展到海南岛西部地区。从1939年2月至年底,第一、第二大队在琼文地区作战70余次,歼日军800余人,开辟了琼崖抗日根据地。
[2]
抗战时期出没于丛林中的琼崖独立总队战士
为了发展海南岛西部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独立总队第三大队于1939年冬组织了围困那大日军据点的战斗。那大位于海南岛西北部,是情县、临高、昌江、感恩、白沙五县的交通枢纽,驻有日军100余人及伪军1个中队,独立总队第三大队决定联合国民党地方当局和动员群众,采取围困战术将日军挤走。战前,在独立总队第三大队的主持下,召开了陶江、南丰等8个乡和游击队负责人会议,成立围困那大行动委员会指挥部,在国民党儋县县长和各乡行政人员的支持下,组织工作队深入群众,建立各种围困组织,参加围困的有武装人员400余人,群众2000余人。10月下旬,围困战斗发起,第三大队以两个中队及部分地方游击武装对那大之敌连续进行袭扰,以部分武装人员带领群众在那大外围严密警戒,切断那大之敌与外界的一切联系。至11月初,那大之敌因给养断绝,孤立无援,被迫乘夜暗突围向儋县县城逃窜。
第三大队进入那大后,未及逃跑的伪军1个中队全部就俘,缴枪60余支。那大战斗的胜利,促进了海南岛西部地区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
共9张
琼崖纵队历史照片
为了发展海南岛西部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中共琼崖特委于1939年12月决定将特委和总队部转移到临高、儋县、白沙交界的纱帽岭地区,建立以那大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1939年1月下旬,特委及总队领导机关率特务大队向纱帽岭地区转移。2月中旬,转移部队抵达美合地区时,那大镇已被日军重新占领,特委及总队机关不能继续西进,于是决定留在美合地区创建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