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知识

霸权稳定论(2)

2023-04-08 来源:文库网
经济冲突:
新的自由经济体制的稳定需要三个前提(如前所述),同时,衰落中的霸主同时也会谋求重新保住它在经济和政治上的主宰地位。但是这些要求同时满足是困难的。如果这些选择方案都无法实现,自由体系就开始崩溃,霸权稳定论指出,经济冲突将越来越变成世界经济的特征。
经济冲突的程度(自由经济秩序能否不受霸权衰落的干扰而继续维持下去,取决于霸权国对自己的衰落局面进行调整的能力。
制度延续
霸权国相关的国际自由社会制度会延续下去。
原因:国际自由体系维持容易而创立难。要推翻一种组织体系也必须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正如建立一个组织体系要比维持它付出更多代价一样。
具体原因:惯性的力量、缺乏替代方案以及主要大国残余的共同利益或社会目标。
危机增加
随着霸权国在国际竞争和其他经济活动中的能力相对下降,金融危机或其他灾难发生的可能性日益增加,国际经济体系可能急剧崩溃。
霸主的主要作用在于危机管理,控制危机局面,如果自由世界经济要长治久安,霸权国必须能够并愿意迅速对该体系面临的威胁做出反应。
对霸权稳定论的评论
一些问题:
霸权稳定论的含义:一个居于霸权地位的自由国的存在,是世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必要条件(尽管不是全部条件)。
不是宿命论。霸权政治结构是为所欲为的。但它既不决定商业政策的性质(取决于国内联合和利益),也不决定经济交往的内容(各种经济变量)。并非说在没有霸主时国际合作就不可能,一些国家可以一起担负领导任务。非霸权体系与也有利于世界市场发展。
只不过重商主义者的竞争和民族主义者的政策往往会占上风,没有霸权存在自由贸易将会变得非常困难。
世界市场经济能否指“国际集体商品”,或者它们是否仅仅为假借公共商品名义的私人商品而已。
否。不满足“不可分性”(个人消费某种商品不排除另一人消费同样的商品)和“不占用性”(谁都可以得到这种商品)。
受益者极少(至少在大国之间是这样),不利于合作,也难以使它们为自己提供商品。在国际领域中几乎没有什么真正的集体商品,几乎每一种所谓国际集体商品仅仅与特定的一批人相关。
霸权稳定论为霸主的作用进行辩护,说它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于别人是有帮助的,支持美帝国主义及其对别国的控制,使之合理化。但是霸权国可以利用自身的地位为本国民族主义目的服务。但是归根结底一个自由的经济秩序仍然需要霸权国家。
霸权国建立和维持国际自由经济的动机。作者认为,美国的动机主要在于开明的自私自利和安全目标。
不利(慷慨的霸主):但是,存在着“免费乘车”行为,霸权国因开放自己的市场而蒙受了经济损失。
解决(掠夺性的霸主):霸权国能够凭借、利用自己的有利地位,“运用实力,产生一种比它如果不施展实力时较为有利的结果”。
霸权制度的“囚徒困境”特征,即任何国家都有与别人合作的动机,但也有尔虞我诈,从而增加各自收益的动机。
争论:一个国家是否能不以互惠方式进入外国市场,或者一个国家是否可以执行一些置其他国家于不利地位的宏观经济政策。双边主义、歧视性政策和经济民族主义开始取代自由主义。
霸权衰落对国际经济的继续开放有何意义。
美国霸权是否衰落?
评价:
局限性:
过分强调国家和政治因素在国际市场经济生存和运营过程中的作用。同时却很少强调意识形态动机、国内因素、社会力量、技术发展以及市场本身在决定全局时的重要性。
未能证明实力和结局之间的密切联系,也未能预测霸主在特定情况下什么时候以及如何采取行动。
贡献:
政治环境是国际自由经济秩序存在的条件,并指出霸主的兴衰是结构变革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它对我们理解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动力做出了贡献。
书:【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杨宇光等译,第72-80,86-92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