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龙鸟(3)
2023-04-08 来源:文库网
中华龙鸟的骨骼线图
敏捷的长尾巴
中华龙鸟是一种体型很小的肉食性恐龙,体长约1米,高约0.4米,体重约3千克。中华龙鸟的样子并不像传统意义上的恐龙,它的样子更像是一只毛茸茸的长着长尾巴的鸟。
中华龙鸟化石中头骨及颈椎附近保存的羽毛印痕
中华龙鸟的脑袋较小,外形较为细长。在它们的小脑袋上长有一双大眼睛,这样的大眼睛可以帮助中华龙鸟在幽暗的森林中发现猎物和危险。中华龙鸟的眼睛下面是长满牙齿的嘴巴,虽然它们的牙齿很小,但是这些牙齿外形如同小刀,边缘带着锯齿,是切割的利器。
中华龙鸟的前肢很短,手上长有三个手指,末端有小钩爪。相比前肢,中华龙鸟的后肢就要长得多,长度几乎是前肢的3倍。中华龙鸟的背后有一条由64块尾椎骨组成的超长尾巴,这条尾巴的作用是在它高速奔跑的时候保持身体的平衡。研究显示中华龙鸟的奔跑速度非常快,能够达到每小时60千米,真的可以算是来去如风啦。
中华龙鸟身上最特别的部分是丝状结构的毛发,不同部位的毛发长度并不相同:其中眼睛前方的毛发最短,只有1.3厘米长;肩部的毛发长3.5厘米;前肢的毛发长约1.4厘米;臀部至尾巴的毛发较长,可达4厘米;尾巴下侧的毛发稍短,只有3.5厘米。
古生物学家根据中华龙鸟身上丝状结构毛发的分布、与波浪般的整体外廓,指出这些原始羽毛相当柔软。通过显微镜检验中华龙鸟身上的毛发组织,古生物学家发现每根丝状结构的边缘较黑,内部较亮,说明这些丝状结构的内部中空,类似现代鸟类身上的羽毛。不过与体型相近的哺乳动物的毛发相比,中华龙鸟的原始羽毛还是相当粗糙的。
对于中华龙鸟的羽毛印痕的研究只是刚刚开始,2010年初古生物学家张福成等人在《自然》杂志网站发表了对数种恐龙与早期鸟类羽毛痕迹的研究。研究中称古生物学家在中华龙鸟的毛发中发现了黑色素体,根据黑色素体的大小和分布可以还原毛发的本来颜色。张福成指出中华龙鸟身上的毛发色彩呈现粟色或红棕色,而尾巴则是橙白两色相间的。中华龙鸟是最早被还原毛发颜色的恐龙,关于它的研究让恐龙真正变得有了色彩。
中华龙鸟体色研究公布后,古生物艺术家儒略·斯托尼绘制的复原图
活跃的小型捕食者
中华龙鸟的化石来自于中国辽宁省西部,地层是下白垩统热河群义县组(YixianFormation),距今约1亿2500万年前至1亿2200万年前。中华龙鸟生活在茂密的森林中,身上的毛发可以保持身体的温度,特别是在寒冷的夜晚和清晨。中华鸟龙是活跃于地面的动物,别看它们个头不大,却是相当积极的掠食者。通过对多具中华龙鸟化石的分析研究,古生物学家在它们的肚子里发现了属于哺乳动物类的张和兽(Zhangheotherium)和中国俊兽(Sinobaatar)的化石。看来中华龙鸟不但喜欢捕猎,而且特别喜欢捕杀哺乳动物,它们是哺乳类的天敌。
中华龙鸟的发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著名的热河生物群中发现的第一种恐龙,也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一种身上长有原始羽毛结构的恐龙,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美国前总统威廉·杰斐逊·克林顿 (William JeffersonClinton)曾经在《国家地理》杂志创刊110周年庆祝大会上称赞中华龙鸟、原始祖鸟和尾羽鸟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
敏捷的长尾巴
中华龙鸟是一种体型很小的肉食性恐龙,体长约1米,高约0.4米,体重约3千克。中华龙鸟的样子并不像传统意义上的恐龙,它的样子更像是一只毛茸茸的长着长尾巴的鸟。
中华龙鸟化石中头骨及颈椎附近保存的羽毛印痕
中华龙鸟的脑袋较小,外形较为细长。在它们的小脑袋上长有一双大眼睛,这样的大眼睛可以帮助中华龙鸟在幽暗的森林中发现猎物和危险。中华龙鸟的眼睛下面是长满牙齿的嘴巴,虽然它们的牙齿很小,但是这些牙齿外形如同小刀,边缘带着锯齿,是切割的利器。
中华龙鸟的前肢很短,手上长有三个手指,末端有小钩爪。相比前肢,中华龙鸟的后肢就要长得多,长度几乎是前肢的3倍。中华龙鸟的背后有一条由64块尾椎骨组成的超长尾巴,这条尾巴的作用是在它高速奔跑的时候保持身体的平衡。研究显示中华龙鸟的奔跑速度非常快,能够达到每小时60千米,真的可以算是来去如风啦。
中华龙鸟身上最特别的部分是丝状结构的毛发,不同部位的毛发长度并不相同:其中眼睛前方的毛发最短,只有1.3厘米长;肩部的毛发长3.5厘米;前肢的毛发长约1.4厘米;臀部至尾巴的毛发较长,可达4厘米;尾巴下侧的毛发稍短,只有3.5厘米。
古生物学家根据中华龙鸟身上丝状结构毛发的分布、与波浪般的整体外廓,指出这些原始羽毛相当柔软。通过显微镜检验中华龙鸟身上的毛发组织,古生物学家发现每根丝状结构的边缘较黑,内部较亮,说明这些丝状结构的内部中空,类似现代鸟类身上的羽毛。不过与体型相近的哺乳动物的毛发相比,中华龙鸟的原始羽毛还是相当粗糙的。
对于中华龙鸟的羽毛印痕的研究只是刚刚开始,2010年初古生物学家张福成等人在《自然》杂志网站发表了对数种恐龙与早期鸟类羽毛痕迹的研究。研究中称古生物学家在中华龙鸟的毛发中发现了黑色素体,根据黑色素体的大小和分布可以还原毛发的本来颜色。张福成指出中华龙鸟身上的毛发色彩呈现粟色或红棕色,而尾巴则是橙白两色相间的。中华龙鸟是最早被还原毛发颜色的恐龙,关于它的研究让恐龙真正变得有了色彩。
中华龙鸟体色研究公布后,古生物艺术家儒略·斯托尼绘制的复原图
活跃的小型捕食者
中华龙鸟的化石来自于中国辽宁省西部,地层是下白垩统热河群义县组(YixianFormation),距今约1亿2500万年前至1亿2200万年前。中华龙鸟生活在茂密的森林中,身上的毛发可以保持身体的温度,特别是在寒冷的夜晚和清晨。中华鸟龙是活跃于地面的动物,别看它们个头不大,却是相当积极的掠食者。通过对多具中华龙鸟化石的分析研究,古生物学家在它们的肚子里发现了属于哺乳动物类的张和兽(Zhangheotherium)和中国俊兽(Sinobaatar)的化石。看来中华龙鸟不但喜欢捕猎,而且特别喜欢捕杀哺乳动物,它们是哺乳类的天敌。
中华龙鸟的发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著名的热河生物群中发现的第一种恐龙,也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一种身上长有原始羽毛结构的恐龙,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美国前总统威廉·杰斐逊·克林顿 (William JeffersonClinton)曾经在《国家地理》杂志创刊110周年庆祝大会上称赞中华龙鸟、原始祖鸟和尾羽鸟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