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机发展历史松下篇(2)
2023-04-08 来源:文库网
RX11,松下公司到年末终于又推出了一款DV产品:DA1 DA1的外形酷似DX100,只不过是单CCD产品。
1999年应该是DV百花齐放的一年,DV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我们的介绍也先从DV开始了。 1999年松下一下子推出了DS11、DS33、DS77、DS99和立式的EX1、EX3等数码摄像机。1999年松下的模拟摄像机有RX17、RX37、RX87、VX27、VX37、VX57、VX87等型号。 VHS系列M3500、M9000、M9500保持不变。
2000年虽然还是数字与模拟平分市场,但是松下已经把低端数码逼近7000元大关,当年推出的DS15、DS25、DS35、DS55、EX3、DS99、DX100在市场上销售火热。而模拟系列的RZ1、VZ1、VS3、VS5、VS7在低端摄像机市场也是受欢迎的产品。 VHS系列M3500、M9000、M9500保持不变。可以看出,液晶屏已经成为摄像机的必备部件了,不带液晶屏的产品被大大压缩其产品线。 2000年9月,松下发布了配有德国莱卡镜头的NV-MX3000,也是当时最顶极的3CCD机型。MX3000的是DX100的换代型号,作为DX100的专业型号EZ30也相应的换代为EZ35与EZ35同时推出了松下第一款DV编辑机DV2700。
2001年的DV摄像机市场突出了像素的概念,CCD像素这个词在人们脑海中是一个越大越好的数值,究竟它有多重要的作用呢?其实CCD上方有许多的感光微细元件,微细元件的多少直接影响摄影机画质的好坏,而其上的感光元件则称之为“像素”。而一般现在低端的CCD总像素为80万像,其中40万是动态,而其他的像素是用来补偿噪点和防抖功能的。但是在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虽然大家都清楚DV的动态只需要41-68万像都已经够了,但是还是阻止不了高像素的发展势头。这年松下公司推出的型号分别是:DS28、DS38、EX21、MX3、MX7D、MX8、DS88、MX300 MX300在当时已经号称180万像素了。其中80万像素的是:EX21、MX3、MX7D更是号称百万像素:其中EX21是一款可拆装的摄像机,可以把磁带部分拆掉,单独作为一台数码相机使用。
120万像素的MX8:模拟摄像机方面分别是:RZ9、VZ9、VZ10、VZ30、VS50、VS70, VHS系列M3500、M9000、M9500保持不变。
2002年价位持续走低,到年底的时候低端产品已经突破5000元大关了。这年上市的机型有:DS30、DS50、GS3、GS5、GX7、MX350、MX350的专业型号是EZ80:模拟机大幅压缩产品线,只推出了5款新产品:RZ15、VZ14、VZ15、VZ55、VZ75、同年松下M9000、M9500相继停产,取而代之的是一款肩扛式DV摄像机MD9000。VHS系列只剩下M3500了。同时上市的还有MD9000的专业版本DVC15,专业型号上更是推出了一款大DV的专业产品DVC200。数码3CCD机型GS70、MX500的成功为松下公司以后走的低端3CCD路线奠定了基础。值得一提的是松下首款采用DVD光盘作为存储介质的摄像机M30,虽然日立公司早已经有同类的产品上市,但是取得的市场份额有限,使人们对DVD摄像机的认识不深,随着索尼、松下公司加入DVD摄像机市场的阵营,传统的MiniDV磁带的地位开始动摇了。
2003年松下公司模拟摄像机只剩下VZ17、VZ57两个型号了。 肩扛数码摄像机MD9000是婚庆市场的主流机型,而M3500虽未停产,但在市场上已不多见。2003年专业DV机市场出现一匹黑马,这就是AG-DVC180,国外的型号叫DVX100,这款机器的出现终结了当时索尼DSR-PD150P一揽天下的局面。与DVC180同时推出了一款小型DV编辑录放机AG-DV2500。
2004年更多的厂家看好数码摄像机的市场,除索尼、松下外,佳能、夏普、日立、三星等纷纷加DV的市场争夺战。三星更是发起价格战,最低谷更是达到了2000多元就可以拥有一台DV。 2004年松下公司推出或保留的机型分别是: 80万像素的GS11、GS15、GS33、GS55、 3CCD机型:GS120、GS200、GS400、肩扛式DV机:MD9000、 DVD光盘纪录的:M30、M50、M70、值得一提的是松下在2004年相继推出了三款专业DV,分别是: DVC180的改进型:DVC180A 具有红外线拍摄功能的专业DV机: DVC33 肩扛式专业DV机:DVC63。
回顾一下松下的名机:(一)2002年前的单CCD机 C7:松下首部单CCD百万像素机型,1/3.8英寸的CCD。 NV-GX7EN:百万像素单CCD机,不说什么了,运用了LEICA DICOMAR镜头,半卧式机型,还有当时算是先进的引擎。 NV-MX7EN:体积庞大的卧式百万像素单CCD机,108万像素 NV-MX8EN:体积也庞大,但属于长条机身的卧式机型,单CCD百万像素,形状几乎和当时著名的3CCD顶级机NV-MX350EN一模一样。这台机器在国外应该是叫MX1000吧。 NV-EX21:奇怪的造型不说了,一定给资深的DV爱好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NV-MD9000:这个伪专业机因为属于孤本型号MD,所以就给它出头的机会吧,硬件性能上真的没有任何可圈可点之处。(二)2002年前的3CCD机:
1999年应该是DV百花齐放的一年,DV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我们的介绍也先从DV开始了。 1999年松下一下子推出了DS11、DS33、DS77、DS99和立式的EX1、EX3等数码摄像机。1999年松下的模拟摄像机有RX17、RX37、RX87、VX27、VX37、VX57、VX87等型号。 VHS系列M3500、M9000、M9500保持不变。
2000年虽然还是数字与模拟平分市场,但是松下已经把低端数码逼近7000元大关,当年推出的DS15、DS25、DS35、DS55、EX3、DS99、DX100在市场上销售火热。而模拟系列的RZ1、VZ1、VS3、VS5、VS7在低端摄像机市场也是受欢迎的产品。 VHS系列M3500、M9000、M9500保持不变。可以看出,液晶屏已经成为摄像机的必备部件了,不带液晶屏的产品被大大压缩其产品线。 2000年9月,松下发布了配有德国莱卡镜头的NV-MX3000,也是当时最顶极的3CCD机型。MX3000的是DX100的换代型号,作为DX100的专业型号EZ30也相应的换代为EZ35与EZ35同时推出了松下第一款DV编辑机DV2700。
2001年的DV摄像机市场突出了像素的概念,CCD像素这个词在人们脑海中是一个越大越好的数值,究竟它有多重要的作用呢?其实CCD上方有许多的感光微细元件,微细元件的多少直接影响摄影机画质的好坏,而其上的感光元件则称之为“像素”。而一般现在低端的CCD总像素为80万像,其中40万是动态,而其他的像素是用来补偿噪点和防抖功能的。但是在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虽然大家都清楚DV的动态只需要41-68万像都已经够了,但是还是阻止不了高像素的发展势头。这年松下公司推出的型号分别是:DS28、DS38、EX21、MX3、MX7D、MX8、DS88、MX300 MX300在当时已经号称180万像素了。其中80万像素的是:EX21、MX3、MX7D更是号称百万像素:其中EX21是一款可拆装的摄像机,可以把磁带部分拆掉,单独作为一台数码相机使用。
120万像素的MX8:模拟摄像机方面分别是:RZ9、VZ9、VZ10、VZ30、VS50、VS70, VHS系列M3500、M9000、M9500保持不变。
2002年价位持续走低,到年底的时候低端产品已经突破5000元大关了。这年上市的机型有:DS30、DS50、GS3、GS5、GX7、MX350、MX350的专业型号是EZ80:模拟机大幅压缩产品线,只推出了5款新产品:RZ15、VZ14、VZ15、VZ55、VZ75、同年松下M9000、M9500相继停产,取而代之的是一款肩扛式DV摄像机MD9000。VHS系列只剩下M3500了。同时上市的还有MD9000的专业版本DVC15,专业型号上更是推出了一款大DV的专业产品DVC200。数码3CCD机型GS70、MX500的成功为松下公司以后走的低端3CCD路线奠定了基础。值得一提的是松下首款采用DVD光盘作为存储介质的摄像机M30,虽然日立公司早已经有同类的产品上市,但是取得的市场份额有限,使人们对DVD摄像机的认识不深,随着索尼、松下公司加入DVD摄像机市场的阵营,传统的MiniDV磁带的地位开始动摇了。
2003年松下公司模拟摄像机只剩下VZ17、VZ57两个型号了。 肩扛数码摄像机MD9000是婚庆市场的主流机型,而M3500虽未停产,但在市场上已不多见。2003年专业DV机市场出现一匹黑马,这就是AG-DVC180,国外的型号叫DVX100,这款机器的出现终结了当时索尼DSR-PD150P一揽天下的局面。与DVC180同时推出了一款小型DV编辑录放机AG-DV2500。
2004年更多的厂家看好数码摄像机的市场,除索尼、松下外,佳能、夏普、日立、三星等纷纷加DV的市场争夺战。三星更是发起价格战,最低谷更是达到了2000多元就可以拥有一台DV。 2004年松下公司推出或保留的机型分别是: 80万像素的GS11、GS15、GS33、GS55、 3CCD机型:GS120、GS200、GS400、肩扛式DV机:MD9000、 DVD光盘纪录的:M30、M50、M70、值得一提的是松下在2004年相继推出了三款专业DV,分别是: DVC180的改进型:DVC180A 具有红外线拍摄功能的专业DV机: DVC33 肩扛式专业DV机:DVC63。
回顾一下松下的名机:(一)2002年前的单CCD机 C7:松下首部单CCD百万像素机型,1/3.8英寸的CCD。 NV-GX7EN:百万像素单CCD机,不说什么了,运用了LEICA DICOMAR镜头,半卧式机型,还有当时算是先进的引擎。 NV-MX7EN:体积庞大的卧式百万像素单CCD机,108万像素 NV-MX8EN:体积也庞大,但属于长条机身的卧式机型,单CCD百万像素,形状几乎和当时著名的3CCD顶级机NV-MX350EN一模一样。这台机器在国外应该是叫MX1000吧。 NV-EX21:奇怪的造型不说了,一定给资深的DV爱好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NV-MD9000:这个伪专业机因为属于孤本型号MD,所以就给它出头的机会吧,硬件性能上真的没有任何可圈可点之处。(二)2002年前的3CCD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