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牛杂症什么意思网络语言,是褒义还是贬义(2)
因此,对于社交牛杂症患者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提高社交能力,而是找到能让他们充分发挥能力的对象和场合。虽然带个“症”字,但社交牛杂症并不是病,而是大部分人的常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和极端的社恐或社牛相比,“牛杂”,也许才是普通人的最爱吧。
所以社交的意义,更多的是为了满足自己而非他人,更何况社交本身就是一种消耗,当我们不再愿意为不必要的社交而付出大量的时间、心力的时候,社牛自然就会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在陌生人前安静如鸡,在朋友面前肆无忌惮的“牛杂”。
“牛杂”不是社牛的退化,而是对精神资源的合理运用,如果我们无法做到八面玲珑,那当然是要将精力和交际技巧,都留给最值得的人。
所以,只要你没有社恐到已经影响正常生活的地步,那就没必要强迫自己成为社牛,能有一两个让你彻底放下心防,陪你唠嗑、疯玩的知己,就已足矣。
你就是你,不需要被任何标签定义。
社交牛杂症是褒义还是贬义
贬义来讲,就是觉得自己特别牛,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在场的所有人,其实一般来说人越缺啥越爱炫耀什么。通常就是老懂王姿态,情商低还要让别人听他的。褒义来讲,见啥人说啥话,跟谁都能聊两句,情商高不会让别人不舒服,这类人通常是社交高手,因此有人也说社交牛杂症是社交天花板。心理医师知道这个词后会觉得,这才是我们的常态呀,谁不是在熟人朋友面前疯疯癫癫,像个不懂事的小孩,在领导长辈面前唯唯诺诺,做个谨慎的成年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