赘婿什么意思(赘婿指的是什么)(2)
2023-02-25 来源:文库网
姜太公也曾寄人篱下
有史记载的第一位赘婿就是著名的姜太公。刘向所著《说苑•尊贤》篇中说:“太公望,故老妇之出夫也。”“出夫”即被驱逐出门的赘婿。由此可知赘婿的地位之低。
姜子牙与妻子地位悬殊,加上姜子牙成天钓鱼念书,不思赚钱养家,他的妻子看日子过不下去,就弃他而去。
西汉时期,打仗的时候被征派到边疆去服兵役的共有七类人,这就是“七科适”或称“七科谪”制度。“七科”可不是挂了七门科目,而是指七类人;“适”是去、往的意思,即指到遥远的边疆;“谪(zhé)”是惩罚罪犯。所以这一制度带有惩罚、发配的意味。
据《史记•大宛列传》载,汉武帝觊觎大宛国的宝马,“发天下七科适”给贰师将军李广利前去取马。唐代学者张守节正义引张晏的解释:“吏有罪一,亡命二,赘婿三,贾人四,故有市籍五,父母有市籍六,大父母有籍七:凡七科。武帝天汉四年,发天下七科谪出朔方也。”
连自己的“姓”都没有了
由于赘婿在女方家中地位低下,不到万不得已,绝大部分男性对于做赘婿还是很犹豫的。
对赘婿来说,之所以出赘,固然是因为穷;而对于女方家庭来说,招赘大致有两个因素:一是招赘养老,二是招赘求嗣。
至于“入赘”的俗称“倒插门”,广为流传的说法是:中国古代的门旁边都有一个插栓的槽,夜里睡觉的时候把一根横木插进槽里,锁上门。如果倒过来,把这个槽做在大门的外边,从外边开门锁门,人们理所当然要嘲笑这位做门的师傅水平太差,连门里门外都分不清楚。上门女婿“嫁”到女方家里,不仅要改成女方的姓,而且生的儿子也要随母姓,就跟那位做门师傅一样,把锁做反了,故称“倒插门”,含有耻笑的意思。
不过这一说法缺乏文献支持,只能归结为民间传说或者某些人的想当然。更有说服力的是“倒插门”乃“倒踏门”的音讹,“插”、“踏”一音之转。男娶女嫁,女方“踏”入男方家门,这属于正常的婚姻现象;而男方“踏”入女方家庭,当然就属于倒转的不正常的婚姻现象,故称“倒踏门”。
有史记载的第一位赘婿就是著名的姜太公。刘向所著《说苑•尊贤》篇中说:“太公望,故老妇之出夫也。”“出夫”即被驱逐出门的赘婿。由此可知赘婿的地位之低。
姜子牙与妻子地位悬殊,加上姜子牙成天钓鱼念书,不思赚钱养家,他的妻子看日子过不下去,就弃他而去。
西汉时期,打仗的时候被征派到边疆去服兵役的共有七类人,这就是“七科适”或称“七科谪”制度。“七科”可不是挂了七门科目,而是指七类人;“适”是去、往的意思,即指到遥远的边疆;“谪(zhé)”是惩罚罪犯。所以这一制度带有惩罚、发配的意味。
据《史记•大宛列传》载,汉武帝觊觎大宛国的宝马,“发天下七科适”给贰师将军李广利前去取马。唐代学者张守节正义引张晏的解释:“吏有罪一,亡命二,赘婿三,贾人四,故有市籍五,父母有市籍六,大父母有籍七:凡七科。武帝天汉四年,发天下七科谪出朔方也。”
连自己的“姓”都没有了
由于赘婿在女方家中地位低下,不到万不得已,绝大部分男性对于做赘婿还是很犹豫的。
对赘婿来说,之所以出赘,固然是因为穷;而对于女方家庭来说,招赘大致有两个因素:一是招赘养老,二是招赘求嗣。
至于“入赘”的俗称“倒插门”,广为流传的说法是:中国古代的门旁边都有一个插栓的槽,夜里睡觉的时候把一根横木插进槽里,锁上门。如果倒过来,把这个槽做在大门的外边,从外边开门锁门,人们理所当然要嘲笑这位做门的师傅水平太差,连门里门外都分不清楚。上门女婿“嫁”到女方家里,不仅要改成女方的姓,而且生的儿子也要随母姓,就跟那位做门师傅一样,把锁做反了,故称“倒插门”,含有耻笑的意思。
不过这一说法缺乏文献支持,只能归结为民间传说或者某些人的想当然。更有说服力的是“倒插门”乃“倒踏门”的音讹,“插”、“踏”一音之转。男娶女嫁,女方“踏”入男方家门,这属于正常的婚姻现象;而男方“踏”入女方家庭,当然就属于倒转的不正常的婚姻现象,故称“倒踏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