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黄州思想感情?
2024-01-06 来源:文库网
《别黄州》是北宋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元丰七年(1084)三月,苏轼改任汝州(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四月离黄州时作此诗。诗中抒写他对久居四年的贬所的依恋之情,并表示将来仍要回来居住的心愿。诗写得波澜起伏,婉转见情。
网友评论:
这是一首伤怀之作,愤激之情深沉至极。诗人采用推波助澜的手法,将感情一步步推向高潮。
首联慨叹“万里悲秋常作客”,为全篇定下了基调。
颔联化用杜甫的“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和李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用“江声”和“天意”将伤感之情向前推进了一层。
层颈联上句从“万里悲秋常作客”而引发“可怜白发生”,再次将伤感之情推进,下句则点出兴感之地,为感情的最高潮蓄势。
有人说尾联“总是不平之鸣,无可奈何之词”,谬矣!陆游用的是“超极表至极”的手法,为了表现极度的愤慨,将这种感情推到超越现实的程度──生子不用象孙权,从而加强诗的感情色彩。
这是一种带有夸张色彩的曲达方式,李靓的《乡思》用的也是这种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