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过得好不好,看嘴巴就知道
2022-03-11 来源:文库网
今天,我们来分享《非暴力沟通》的第七部分内容,女人过得好不好,看嘴巴就知道。 前几天,参加同学聚会,遇见一个好久没见的老同学,穿着一身名牌,背着上万块钱的名牌包,可一张嘴,却刻薄得不得了。 有个女同学,三十多岁依然单身,她张口就是一句,女人啊,年纪大了就不好找了啊。有个男同学,刚被裁员,正差,她跟人家炫富,说自己家刚换了房。评论起身边的人,也是各种看不上。 席间,一个服务员不小心漏点了一个菜,她不依不饶地找经理,一定要罚人家钱。 我一直觉得很奇怪,过去她从来不是这么刻薄的人,对谁都很包容,说话也总是客客气气的。 后来,听班长说,这个女同学其实过得并不好。 据说她自从嫁人了之后,就在家做起了全职太太,照顾丈夫和儿子的饮食起居,他丈夫做生意忙经常不回家,儿子学习也不好。更糟心的是婆婆总觉得她游手好闲,全靠儿子赚钱养家,每次见面,都有意无意地数落她。 原本温柔大方的她,因为婚后的不顺心,脾气越来越差。 其实一个女人过得好不好,看嘴就知道。嘴巴太毒的人,心里多半也很辛苦。 人最大的暴力,其实是对自己的残忍 很多人都有这种体会,生活的某个瞬间,突然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在大众眼中生猛犀利的小S,曾经一档综艺节目里吐露心声,自己其实一直很没有自信。 最近两年,她最有成就感的事之一,是终于在丈夫掌控的家庭装修中,为自己争取到了一张梦寐以求的木质餐桌。 小S的老公喜爱有现代感的设计,小S难以接受,却一直包容。而那张木桌,是康熙节目停了后,她中最大的安慰。 坐在她对面的宋佳忍不住说,你好像一点都不爱自己。 其实不爱自己的又何止小S一个人,这个世界对女人要求太高了。上要冲锋陷阵,随时有被淘汰的风险,回到家还要洗衣做饭,辅导孩子写作业,否则就是个不称职的妈妈。 处处为他人考虑,唯独没有考虑过自己。 因为在意别人的眼光,我们总是对自己挑剔。 蔡依林在最新主打歌《怪美的》中扮演着一个审判者,和很多被审判者,“罪名”是她曾经的各种争议:香肠嘴、审美差、整容,这一幕幕全都展现在MV里。 当年她就是这样被这些外界的质疑不断困扰着,为了达到外界的标准人设,不断逼迫自己去迎合,最终把自己困在了焦虑里。 而40岁这年,她终于与自己达成和解,在MV里亲手把过去一个个活在别人标准里的自己,炸成烟花。 乔布斯曾经说:“你的时间有限,不要浪费时间虚耗在别人的生命中,不要陷入别人信奉的教条中。最重要的是,鼓起勇气跟随你的心,它们才知道你想成为怎样的人。” 这也是马歇尔在《非暴力沟通》中提出的一个有意思的观点,非暴力沟通并不只是针对别人,更重要的是你如何对待自己。 每个人都需要一次破茧成蝶的过程,去接纳真实的自己。 最后,小S鼓励自己:“以后再也不去打玻尿酸了,脸真的会很僵。”而宋佳也笑着说:“我最喜欢我的法令纹”,这一幕让人感慨万千。 每个人都会变老,事业难免有所起伏,与其一味的去塑造完美的人设,不如学会好好接纳自己,要知道,所谓的标准,其实一直在你自己手中。 《非暴力沟通》中提到几个接纳自己的方法。 首先,不要做任何没有乐趣的事,不要让别人的评价标准指导你的人生,你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 其次,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有时候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去做一些不喜欢的事,比如丈夫不做家务的时候,你必须做。 很多人会因此产生强烈的无力感,其实,你并非完全无能为力,至少你可以改变看待事情的角度,比如你做家务并不是因为不得不,而是因为你选择这样做,因为你希望自己的家漂亮干净。 爱自己,从改变自我评价开始 对于如何爱自己,马歇尔在《非暴力沟通》总提到一个方法:转变自己我评价的方式。如果我们希望自己做得更好,就要给自己更多鼓励,而非打击。 我们的语言中,有一个词经常被用来否定自我,就是:应该。 我应该早就知道; 我应该可以做得更好; 我应该变得戒烟了; 我应该更瘦一点。 我们总是要求自己自律,却并不是因为发自内心想要变得更好,而是担心别人说我们不够优秀。 当我们犯错的时候,情况就更糟糕了。我们总喜欢记得自己的错,却很少学习如何自我宽恕。 就像马歇尔说的,当我们犯了错,我们总是责怪自己,却没有真心地问过,那时我的选择是为了满足怎样的需要。 我有个同事,几天前不小心摔了个跟头,把手摔断了,文件没法写,客户会也没法开,工作几乎都停滞了。 老板和同事们都很体谅,她却对自己愤怒至极。她跟我说,明明已经很忙了,还要把工作丢给同事,给人家添麻烦。 我问她,你最近是不是太累了。 她才无奈地点,年底事情太多,经常连饭都吃不上。 于是我就懂了,之所以摔倒,是身体在提醒她,忽视自己太久了。因为急迫地想要满足别人的需要,才会走路跌跌撞撞。 马歇尔还提到爱自己的两个方法。 第一,是深入了解我们选择动机,满足内心的需要。 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每个人做选择都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像工作,有人是为了赚钱,有人是为了实现人生理想,还有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做,只是觉得不得不。 理解这些需要之后,你就会发现,有些事情,你并非出于真心喜欢,而是迫于外在的压力,这时你就应该果断放弃,不要活在别人的评判里。 第二,当你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要学会宽恕自己。 马歇尔认为爱自己的关键在于:包容。 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我们对别人包容,却很容易对自己苛刻。但自己恰恰是那个最应该被原谅的人。就算是努力过后的失败,也不要随便否定自己。 就像《三傻大闹宝莱坞》里的经典:“人心其实很脆弱,我们要经常哄哄他,把手放在心上,对自己说:会没事的,会没事的。” 一个人的言行,就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写照,越是爱自己的人,说话越会让人感觉舒服。 因为学会爱自己,才会爱别人,懂得包容自己,也才能懂得体谅别人。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慈怀读书会深度阅读的全部内容。 明天我们将开启新一本书的深度阅读,《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欢迎大家关注微信公众号慈怀读书会,了解后续内容,明天的同一时间,我们不见不散。 *文:Jenny乔,自由撰稿人,冷眼看热闹,深度谈人生。你笨算我输。微信公众号:Jenny乔。 「今日话题」 人最大的暴力,其实是对自己的残忍。读完这篇文章,你知道我们该如何正确地接纳自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