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短文

《亲切的艺术》:让人亲切的教养,不是客套的礼貌

2022-03-11 来源:文库网

《亲切的艺术》:让人亲切的教养,不是客套的礼貌


《亲切的艺术》   原著|凯莉.威廉斯.布朗   解读|李子归   今天,我们要一起读的书是《亲切的艺术》   在与人交往时,我们都会比较喜欢和那些待人亲切有礼的人相处。这些人不一定拥有十八般技能,也不一定长得特别好看,但他们身上会自动散发出一种独特的光芒,与他们相处的时候,总能感到浓浓的善意和足够的尊重,让人不由自主就为之深深吸引。   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也成为这样一个亲切而受欢迎的人呢?   人气专栏作家,《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凯莉.威廉斯.布朗,曾经做过多年专栏采访记者,在与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的过程当中,她发现了亲切沟通是在人际交往中更加顺畅、更有成效的秘诀。   被称之为神奇、顺畅、有温度的魅力社交指南——《亲切的艺术》这本书,正是凯莉.威廉斯.布朗通过搜集身边朋友的真人真事作为素材,运用情景式写作,引入实例,从多个角度讲解如何宽容地对待自我、他人和外界,最终让我们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时这是针对不同社交场景提出具体的操作指南,引领读者锻造礼貌、从容、和强大的心灵力量。从而实现举止得体,沟通顺畅、处事圆融,帮助读者破解一切爱和理解的密码,让全球超过100万人有效逆转人际困境,成为受欢迎的社交达人。   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发现亲切的秘密。   亲切,   是一切良好而得体的行为举止   我相信,如果可以的话,大多数人都会想成为一个在社交活动中亲切而受欢迎的人。   都希望自己不管是在与人交流还是大型聚会上游刃有余;想邀请朋友来家里做客,在盛情款待他们的同时,又显得一切都不费吹灰之力;不管是和清洁工阿姨闲聊还是和出入上流社会的人攀谈,都可以应对自如;想要让自己说出来的话掷地有声、观点得到大家的认可,而不会引起纷争。   要成为一个亲切的人,我们一定要知道何为亲切。只有我们明白了到底什么是亲切,我们才有机会去了解亲切,一步步掌握亲切的艺术,从而使亲切为我们所用,帮我们破解一切爱和理解的密码,找回获得的力量。   对于亲切,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解释。有人说亲切是一种感觉,也有人说亲切是祖母的笑容,还有人说亲切是成人之美。   而我更加认同作者所说的,亲切其实是指表现出真我,并且以真我对待他人;亲切的人会让身边的人感觉与之交往起来甚是舒服;亲切意味着以和善、热情对待生活,意味着镇定自若、处事不惊。   例如作者的朋友诺拉,就是一个让人感觉非常亲切的人。诺拉长得非常漂亮,浑身散发着仙女般的气质,脸上永远挂着灿烂的笑容。   最重要的是,诺拉对待周围人的人和事,总是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因而,她会因为自己的所见所闻而。   在诺拉的版图中,永远不会存在对自己或者他人的指责,也不会花时间担心别人怎么看待自己。   当她和你促膝长谈的时候,她会渴望聆听你的人生,让你觉得自己非常重要;她也会抽空自制太妃糖,或者口味独特的气泡苏打水讨好自己,使自己时常处于愉悦的状态中。   活着的每一刻都是生活赐予我们最好的礼物,成为诺拉这样亲切的人,不仅可以给原本不舒适不安逸的世界带去舒适和安逸,还可以让自己始终处在一个舒服的环境中。何乐而不为呢?   在古希腊文化中,“亲切”这个词语集包括“觥筹交错之欢,载歌载舞之乐”,以及“生活中的乐事,聚会、装扮、休闲、娱乐,等等”。   也就是说,亲切可以见于任何事情,比如我们自己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   亲切不分民族,不分性别、社会阶级、地点、环境以及我们能想出来的所有外在因素。   亲切是一种技能。我们如果想要这种技能,必须要通过修炼才能获得。   在修炼亲切的艺术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警惕亲切的天敌:比如以自我为中心,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事事好胜;言行轻率,说话做事不过大脑;举止粗鄙;爱管闲事;总是心怀怨愤;说话爱拐弯抹角等。   我们知道了亲切的天敌是这些不好的行为,就可以在修炼过程中有意识地克服这些行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没有人喜欢遭到别人不友善地对待,在与人交往时能够推己及人,时时不忘换位思考,我们便已经离亲切更近一步了。   每个人都是这世间一个完整而又独立的个体,有权自己决定从这世上得到些什么,也有权决定自己带给这个世界什么。   亲切是一场漫长的修行之旅,旅途上难免会遇到困难,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使得我们的努力更加有意义。   亲切地对待自己,   是掌握亲切艺术的关键   我们都有一种错觉,当生活不如意时,似乎对自己批评得足够狠、足够恨自己,我们就能返回从前,重新来过。   也正是如此,我们才会对自己越来越不满,对越来越多的东西丧失热情,也越来越厌恶我们所生活的世界,还会觉得自己活得失败而悲哀。   殊不知在人生的盛宴之中,自己才是宴会的主人,我们只有先让自己感到轻松舒适,备受喜爱,在我们生命中出现的客人才会玩得更开心。拒绝用挑剔的眼光看待自己,正是我们亲切对待自己的第一步。   如果我们实在不知道该如何亲切地对待自己,我们不妨像作者的朋友布莱恩那样子,把自己看做一个心理脆弱、神经敏感,有时候还会惹我们烦的好朋友。   或许最近她诸事不顺,低落;或许她一时半会从逆境里走不出来,但是你非常喜欢她,愿意花时间陪她,给她正能量的指导。   当她焦虑不安,对自己现状不满的时候,不妨建议她先停下匆忙前行的脚步,去咖啡厅点上一个咖啡,或者去图书光找个角落,静静地与自己呆上一两个小时,分析分析自己目前的境况,听听自己内心的想法。   甚至还可以请她去旷野之中,对着清风和摇曳的格桑花,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大声地说出来。然后环起双臂,给自己一个大大的拥抱,用温柔的声音告诉自己,你是这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存在,你不需要活成谁期待的样子,你只要活出真实的自我就已经足够耀眼了。   也可以请她考虑走进美发店,给自己做个和以前完全不一样的新发型,换个从未尝试过的的穿衣风格,通过仪容仪表的改变,给自己一个全新的开始。   除此之外,还可以建议她好好做个大扫除,把家收拾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因为家是唯一一个会容忍我们一切不完美的地方,我们在家的时候可以穿着随意,可以放声哭泣、可以喊叫,也可以因为气愤而摔东西。如果我们愿意善待它,它将会变成我们生命中最温暖舒适的港湾,我们可以在它的怀抱里找到更好的自己。   我们的承受力就像一根弦,如果一直紧绷着,随时都有可能会断掉。   当事情进展得不如我们所愿的时候,我们可以适时地让自己放松一下,调整好心态满血复活了,再重新出发,用满满的战斗力去迎接生活的挑战。   作者的朋友罗杰斯博士说,一个对自己缺乏耐心、没有同情心以及对自己有偏见的人,对别人肯定也是如此。   如果我们想过一种、踏实的生活,那么我们必须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做事,给自己多一点耐心,多一点自信,把自己看做一个自尊且值得敬重的人。   因为把自己看作一个自尊且值得敬重的人,会让我们更容易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样会让你在不伤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也能坚守自己的想法。   若是我们以最好的状态度过生命的每一天,当我们在一天结束的时候,躺在床上回想反思,发现我们都是按照自己的人生准则和价值观行事的,那该是多么幸运而美好的一件事情啊!   也正是只有这样能够给自己带来幸福感的人,才能够拥有更加豁达乐观的心境,更加宽广的胸怀,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就更懂得,该怎么做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给对方尊重,让感觉到轻松自在。   掌握亲切的“主客”之道,   是通往社交殿堂的最佳途径   我们每个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和世界上的每一片树叶般,有着独一无二的个性。   但又得不承认,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就像大树,我们只是那众多依附大树生长的树叶中的一员。一旦我们脱离了社会,便会像那脱离了大树的叶子一般,在孤独的飘零中,慢慢变黄,枯萎,最后化为尘土,消失不见。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从本质上讲,人是一种社会动物。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这茫茫尘世中的一员,是整体的一部分。我们每天都会与人发生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没有人能够脱离社交而生活。   如果我们想要生活变得更加愉快,如何创造良好的社交环境,维持良好的社交关系,无疑是我们一生都无法避免的重要课题。而掌握亲切“主客”之道,则是通往社交殿堂的最佳途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通过宴请他人,或者请他人到自己家里做客这样的方式,来促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亲切是拉近人与人距离的最好桥梁,不管是我们作为主人,还是作为客人,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展现恰好好处的亲切礼仪,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你打算请朋友到家里来参加聚会时,首先要记住的是,整个聚会的气氛、基调都是由主人奠定的。   世界上没有人愿意参加一场一切都很完美但是主人明显不高兴的聚会,人们都愿意参加一场虽然菜品不是很丰盛,但是主人很热情的聚会。因为,后者让客人感到更加舒服。   再者,在招待客人的时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让客人感到自己的独特性,要让他们感到自己就是最特别的那片雪花,就算转瞬即逝,也美得独特。   我们除了可以为朋友们准备他们喜欢的食物,还可以为每一位前来的朋友各自准备一份独一无二的小礼物,让他们感觉到我们的用心。   一般情况下,我们愿意请到家里来聚会的朋友,大多都是关系比较好的。所以我们大可以不必太过于紧张,担心朋友吃得不开心。真正的友谊,也不会被一盘烧得很一般的菜毁掉的。   不过话虽如此,在待客过程中,依然有一些细节是我们必须注意的。比如当我们决定要请朋友来家里做客之前,要提前和朋友预约时间,确定当天双方都有空,还要提前做大扫除,准备宴客食物等。   其次,在聚会过程中,如果宴请了多位朋友,作为主人,要适当制造一些共同话题,尤其要多关照那些不善交际的朋友,以免让对方感觉自己的被冷落了。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抱着愉悦的心情等待客人的到来,把待客过程看做是我们心甘情愿做的事,是我们回报朋友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一个机会。   礼尚往来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当有朋友邀请我们上门做客,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事情。   比如接到邀请的时候,不管是接受还是拒绝都要尽快回复;如果接受邀请,在赴约之前,我们需要明确知道到时候是否需要留宿。如果要的话,最好自己准备好留宿所需的个人必需品;上门赴约时,最好带点好看又不贵的小礼物,切忌两手空空。   尤其需要谨记的一点,家是每个人最重要的生活环境,如果不是因为觉得我们特别重要,是不会轻易邀请我们上门做客的,所以离开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对主人的招待表示感谢,让主人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如果我们在招待客人,或者上门做客过程中没有做到尽善尽美,也没关系,真诚相待,用心珍惜相聚的时光就足够了。   人与人的交往,实际上是人心与人心的交流。只要我们用十足的诚意去待人,就算我们的表现方式不够完美,说出来的话有些笨拙,对方必然也是能感受得到的。因为这样的真情能让对方内心温暖,而不是嘴角硬生生扯出来微笑。   真心相待,珍惜每一段美好的时光,这才是我们追求亲切社交的真谛。   以上就是《亲切的艺术》这本书的精华。   亲切是这世间最美的艺术,我们想要掌握这门艺术,首先要做的便是解读亲切,明白亲切指的是一切良好而得体的行为,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成为一个亲切而受欢迎的人。   生活像一面镜子,我们怎么对待自己,生活就会怎么对待我们。要想成为一个亲切的人,我们要做的是先学会亲切地对待自己。   比如每天醒来,对自己说一句早上好,告诉自己无论前一天过得怎么样,新的一天都要好好过;也可以在任何一个取得进步的时刻,给自己买个心仪已久的礼物作为奖赏,或者去餐厅吃一顿好的,以资鼓励。   人海茫茫,每一次相遇都是上天的恩赐,所以我们不但要亲切地对待自己,更要亲切地对待我们生命中所遇到的每一个人。   我们可以先从小事做起,比如练习面带笑容地对待身边的人;或者翻开电话本,给许久不联系的朋友打一个电话,聊聊彼此近况;还可以在备忘录里记下每个朋友的生日,在对方生日的时候送上礼物和;走在路上看到有人遇到困难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一把。   虽然掌握亲切之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并付出持之以恒的坚持。但只要我们愿意,总有一天,我们会将这秘诀领悟,运用亲切所赋予我们的力量,在温暖自己的同时,也照亮他人。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慈怀读书会每天一本书的全部内容,这是慈怀读书会每天一本书的第四百七十四本书。   因书明理,以慈怀道,关注慈怀读书会,每天读完一本书,把自己活成你喜欢的样子。   *文:李子归,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愿写过的文字都变成一束光,绚烂流年。   今日话题   真心相待,珍惜每一段美好的时光,这才是我们追求亲切社交的真谛。读完这篇文章,你知道亲切社交的关键是什么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