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信笺
2022-03-10 来源:文库网
好友到美国深造,平时彼此以电话、Email联系。但在我生日那天,却收到了好友的贺卡。我不由感动了。
感动我的并非贺卡里的廖廖数语,而是贺卡本身。
在这通讯科技日新月异的年代里,大洋彼岸那位学业繁重的好友只需打个电话或者坐在电脑面前敲几下键盘、点一点鼠标,一份心意就传了出去。而她却宁愿在某个斜风细雨的傍晚或是睡意袭人的午后,埋首于书店一角的万千缤纷贺卡中挑三拣四,终于选定一张,再一笔一划地书写出字斟句酌的话语,接着贴邮票、写地址、封信封,最后匆匆地拖沓着便鞋拐弯抹角于陌生的街道,把贺卡塞进路口那似乎被人遗忘的邮筒,并在以后的日子里牵肠挂肚,担心着那单薄的贺卡漂泊万里之后能否顺利到达。——好友舍近求远、避轻就重的行动表达了她对友情的一份珍惜,所以我感动。
早在电报发明之后,就有人宣称:传统的通信方式即将消亡!然后出现了电话,出现了传真,直到如今的E-mail,以及不远将来的可视电话,传统的书信方式受到一浪强于一浪的冲击,却始终存在着。存在,就有其存在的原因,存在,就证明它有不可替代的地方。“愿得回风吹海雁,飞书一宿到君边。”在邮电局工作的朋友告诉我:每逢春节圣诞等日子里,许多邮筒都“爆满”了。原因就是邮筒没有被遗忘,原来在重要的日子里,人们仍喜欢用传统的通信方式寄托深情。话筒里传来亲人朋友的真切声音固然令人心跳,但随着声波在空气中弥散,时间的尘埃便渐渐模糊了那份激动,而信笺却能把真情定格,让你随时再泛荡漾的心绪。信上字迹蕴涵着写信人的独特神采,是任何机器无法模拟的。纵使星移物换,信纸泛黄,那上面的龙飞凤舞或婉转柔肠仍然历历在目,依稀之间象是时光倒流了……
“远书如不寄,无以慰相思”。信笺可以表达一份珍惜,信笺有其不可替代之处。只要人间真情不断,信笺便会永存。没有信笺的人生,不能算是完美的吧。